健康之人,肠道通畅,每日排便规律,大便质地适中,排出顺畅无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然而,随着年龄增长,或因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等因素影响,肠道功能逐渐紊乱,就可能出现异常。比如,排便习惯改变,时而便秘,时而腹泻,大便形状变细,甚至带有黏液或血丝。若长期如此,且伴有腹部隐痛不适,就需警惕肠息肉的发生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肠息肉属于中医“肠覃”“息肉病”范畴,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。此类疾病发展较为缓慢,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容易被忽视。很多人觉得不过是小毛病,不用在意,等到出现严重腹痛、便血不止等情况才就医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
因为肠息肉长期存在,会逐渐增大,阻碍肠道气机运行。肠道气机不畅,就如同道路堵塞,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,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病变。若息肉恶变,后果不堪设想,严重威胁生命健康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所以,在出现相关症状的早期,我们就应通过调整饮食、改善生活习惯,或借助中药及时干预。
曾有位患者,长期排便异常,大便带黏液,腹部隐隐作痛,却一直拖着不治疗。后来症状加重,来我处就诊。我看其舌苔厚腻,脉象弦滑,结合症状,辨证为痰湿瘀阻肠道。治疗当以化痰祛湿、活血通络为主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于是开出方剂:陈皮、半夏、茯苓、薏苡仁、桃仁、红花、丹参、三棱、莪术、白花蛇舌草。
患者服用几剂后,腹部疼痛减轻,大便黏液减少。继续服用一段时间,排便逐渐恢复正常。复查时,虽不能确定息肉完全消失,但症状明显改善,肠道功能恢复正常。这便是及时干预的效果,解决了患者的困扰,让其身心舒畅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方解:陈皮、半夏燥湿化痰,为化痰经典组合;茯苓、薏苡仁健脾渗湿,杜绝生痰之源;桃仁、红花、丹参活血化瘀,改善肠道血液循环;三棱、莪术破血行气、消积止痛,针对痰湿瘀阻形成的息肉有消散之功;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,预防息肉恶变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诸药合用,共奏化痰祛湿、活血通络、消散息肉之效。
切记,体质不同,中医辨证论治,切勿盲目用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在线配资开户网站,红河配资,博大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