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今天聊的是刚启动的“中俄海上联合-2025”演习。它从本月1号一直练到6号,地点就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外海。别看官方口径说是“年度计划”,其实背后的信息量可一点都不少。我把它拆成三个最直观的看点,用大白话一次说明白。
第一,这次演习是对“19国堵门”最直白的回怼。上个月中旬,美国带着18个小伙伴在我们家门口摆了“护身军刀-2025”,战线从印度洋圣诞岛一路拉到太平洋珊瑚海,整整6500公里全是他们的船和飞机,到现在还没收尾。枪口都快顶到鼻尖了,这时候中俄肩并肩练一把,就是在告诉所有人:你们拉群秀肌肉,我们也有真兄弟一起守大门。
第二,防空反导成了头号课目。原因很简单:危险真的离得太近了。美国已经把“堤丰”导弹塞进了菲律宾,射程轻松盖过大半个南海,最快几分钟就能打到我们的沿海城市。另一边,俄罗斯也在乌克兰战场上天天挨西方导弹。两边头顶都悬着同一把刀,不赶紧把“防导弹盾牌”练出来,晚上睡觉都不踏实。
第三,俄罗斯派来的“别洛乌索夫”号救生船看着不起眼,其实最能说明问题。它的活儿就是深海里给潜艇做“救命手术”。演习里,它要直接跟中国潜艇对接舱口,等于把潜艇最要命的位置亮给俄方。这种生死关头的信任,一般盟友真做不到。能把“命门”交到对方手里的,才是真兄弟。
再说阵容,两边出的都是自家招牌。中方这边:东部战区的“绍兴舰”、北部战区的“乌鲁木齐舰”,都是大家熟悉的“海上带刀护卫”;后面跟着“千岛湖舰”管吃喝拉撒,“西湖船”随时候命救人。俄方也不含糊:大型反潜舰“特里布茨海军上将”号、护卫舰“响亮”号,再加上那艘救人专用的“别洛乌索夫”号。飞机、直升机、海军陆战队一起上,从反潜到防空,从救援到对海作战,全套流程拉满。这种肌肉记忆一旦形成,关键时刻就能直接上手。
更有趣的是,演习一结束,中俄舰队根本不会各自回家,而是直接开去太平洋深处,启动第六次联合巡航。去年两国就巡航了两次,今年再来一次,频率已经成惯例。巡航不是去兜风,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打着“自由航行”旗号乱闯的人:你能来我家门口,我也能去你后院,大家互相尊重就好。
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说得直白:演习和巡航都是计划内的事,“不针对第三方”。但明眼人都懂,谁在挑事谁在维稳,一目了然。当 19 国舰群还在周边晃悠时,俄军救生船已经带着普京的承诺破浪而至。这种关键时刻的协作,不是临时搭伙,而是历经考验的信任。
说到底,这场演习最动人的不是战舰齐鸣,而是“别洛乌索夫”号对接中国潜艇舱口的瞬间,那是普京用行动写下的承诺:无论多少国家来围堵,俄罗斯都会像这艘救生船一样,在需要时准时出现。也希望某些国家能看懂这信号:别总想着在家门口点火,因为中俄并肩站着的地方,火永远烧不起来。
参考资料:《国防部:中俄海军8月将举行联合演习》环球时报
《中方舰艇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开始》央广网
在线配资开户网站,红河配资,博大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